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顶面固定插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机壳右侧固定插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机壳内壁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除尘板,所述机壳内壁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机壳内壁的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当直流电容、控制器、电抗器产生电磁场,通过第一保护罩与第二保护罩表面的银铜导电漆形成的膜将电磁场产生的电流导出,即可对静止无功发生器元件之间形成电磁保护;实现了便于防止静止无功发生器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的目标,单独的散热装置提高了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散热效率,便于对元件进行模块化,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公开号:CN214337152U
申请号:CN202022875162.3U
申请日:2020-12-0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永学;郝永念;陈园园
申请人:Shanxi Haoyu Long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2B1-2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止无功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
[n0002] 静止无功发生器是将自换相桥式电路通过电抗器或者直接并联到电网上,调节桥式电路交流侧输出电压的相位和幅值,或者直接控制其交流侧电流,使该电路吸收或者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功率,实现动态无功补偿的目的,静止无功发生器,简称为SVG,又称高压动态无功补偿发生装置,或静止同步补偿器,是指自由换相的电力半导体桥式变流器来进行动态无功补偿的装置。
[n0003] 目前市场上的静止无功发生器大多都是采用整体整体散热器和钣金件安装结构,不利于模块化,且元件裸露在外容易造成电磁干扰,难以防止静止无功发生器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n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的静止无功发生器大多都是采用整体整体散热器和钣金件安装结构,不利于模块化,且元件裸露在外容易造成电磁干扰,难以防止静止无功发生器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的问题。
[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包括机壳,所述机壳顶面固定插接有第一过滤板,所述机壳右侧固定插接有第二过滤板,所述机壳内壁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除尘板,所述机壳内壁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机壳内壁的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且第一保护罩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保护罩内壁的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直流电容板,所述直流电容板正面固定安装有直流电容,所述机壳内壁的背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罩,且第二保护罩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保护罩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IGBT,所述第二保护罩内壁的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机壳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面与底面贯穿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安装板顶面通过螺钉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抗器。
[n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固定块分别位于第一保护罩的两侧。
[n0008]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二固定块分别位于第二保护罩两侧。
[n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罩与第二保护罩表面喷涂有银铜导电漆,且银铜导电漆形成的膜厚度为二十微米。
[n0010]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容、IGBT、控制器、电抗器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n0011]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体积相等,且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n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当静止无功发生器运作时,第一散热器对第一保护罩进行散热,通过第二散热器对第二保护罩进行散热,在通过散热扇吹出由上至下的风,当直流电容、控制器、电抗器产生电磁场,通过第一保护罩与第二保护罩表面的银铜导电漆形成的膜将电磁场产生的电流导出,即可对静止无功发生器元件之间形成电磁保护;实现了便于防止静止无功发生器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的目标,单独的散热装置提高了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散热效率,便于对元件进行模块化,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n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剖图;
[n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A处结构放大图。
[n0015] 图中:1机壳、2第一过滤板、3第二过滤板、4除尘板、5散热扇、6第一固定块、7第一保护罩、8直流电容、9第二固定块、10 第二保护罩、11IGBT、12固定板、13控制器、14安装板、15散热孔、 16连接块、17电抗器。
[n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7] 参照图1-2,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包括机壳1,机壳 1顶面固定插接有第一过滤板2,机壳1右侧固定插接有第二过滤板 3,机壳1内壁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除尘板4,机壳1内壁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扇5,机壳1内壁的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第一固定块6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固定块6分别位于第一保护罩7的两侧,便于对第一保护罩7进行固定,防止第一保护罩7晃动,第一固定块6与第二固定块9体积相等,且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第一固定块6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7,第一保护罩7与第二保护罩 10表面喷涂有银铜导电漆,且银铜导电漆形成的膜厚度为二十微米,对第一保护罩7与第二保护罩10内的元件进行保护,避免电磁干扰,且第一保护罩7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器,第一保护罩7内壁的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直流电容板,直流电容板正面固定安装有直流电容 8,直流电容8、IGBT11、控制器13、电抗器17之间通过电性连接,机壳1内壁的背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块9,第二固定块9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二固定块9分别位于第二保护罩10两侧,便于对第二保护罩10进行固定,防止第二保护罩10晃动,第二固定块9 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罩10,且第二保护罩10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器,第二保护罩10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IGBT11,第二保护罩10内壁的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3,机壳1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顶面与底面贯穿开设有散热孔15,安装板14顶面通过螺钉连接有连接块16,连接块16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抗器17,当静止无功发生器运作时,第一散热器对第一保护罩7进行散热,通过第二散热器对第二保护罩 10进行散热,在通过散热扇5吹出由上至下的风,当直流电容8、控制器13、电抗器17产生电磁场,通过第一保护罩7与第二保护罩10 表面的银铜导电漆形成的膜将电磁场产生的电流导出,即可对静止无功发生器元件之间形成电磁保护;实现了便于防止静止无功发生器元件之间的电磁干扰的目标,单独的散热装置提高了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散热效率,便于对元件进行模块化,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n0018]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n0019] 工作原理:当静止无功发生器运作时,第一散热器对第一保护罩 7进行散热,通过第二散热器对第二保护罩10进行散热,在通过散热扇5吹出由上至下的风,当直流电容8、控制器13、电抗器17产生电磁场,通过第一保护罩7与第二保护罩10表面的银铜导电漆形成的膜将电磁场产生的电流导出,将电流导出至第一固定块6与第二固定块9上,通过第一固定块6与第二固定块9导出至机壳1底部接地装置,即可对静止无功发生器元件之间形成电磁保护。
[n00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n0021]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包括机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顶面固定插接有第一过滤板(2),所述机壳(1)右侧固定插接有第二过滤板(3),所述机壳(1)内壁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除尘板(4),所述机壳(1)内壁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扇(5),所述机壳(1)内壁的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6)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保护罩(7),且第一保护罩(7)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器,所述第一保护罩(7)内壁的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直流电容板,所述直流电容板正面固定安装有直流电容(8),所述机壳(1)内壁的背面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块(9),所述第二固定块(9)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保护罩(10),且第二保护罩(10)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二保护罩(10)内壁的背面固定连接有IGBT(11),所述第二保护罩(10)内壁的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左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13),所述机壳(1)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顶面与底面贯穿开设有散热孔(15),所述安装板(14)顶面通过螺钉连接有连接块(16),所述连接块(16)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抗器(17)。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一固定块(6)分别位于第一保护罩(7)的两侧。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9)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第二固定块(9)分别位于第二保护罩(10)两侧。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罩(7)与第二保护罩(10)表面喷涂有银铜导电漆,且银铜导电漆形成的膜厚度为二十微米。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容(8)、IGBT(11)、控制器(13)、电抗器(17)之间通过电性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6)与第二固定块(9)体积相等,且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4841566B2|2011-12-21|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
CN214337152U|2021-10-01|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
CN210273849U|2020-04-07|一种变频器的开关电源
CN209882448U|2019-12-31|一种简便紧凑电力调整器
CN208188750U|2018-12-04|一种用于工控机的机箱
CN2671221Y|2005-01-12|风冷式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
CN203243232U|2013-10-16|一种逆变器及其功率模块主电路结构
CN206423002U|2017-08-18|一种用于控制器电路板的组合式结构
CN206401746U|2017-08-11|一种壁挂式电能质量矫正装置
CN206712650U|2017-12-05|卡接式电源装置
JP2003333864A|2003-11-21|電源装置
CN109976482A|2019-07-05|一种高散热性能的计算机专用电源结构
CN108089667A|2018-05-29|一种用于工控机的机箱
CN213812655U|2021-07-27|一种用于配电柜的温度检测装置
CN212969096U|2021-04-13|一种高功率因数三相智能充电模块
CN2773995Y|2006-04-19|光伏并网逆变装置的部件排布结构
CN211296536U|2020-08-18|电源适配器
CN211508888U|2020-09-15|一种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
CN214227434U|2021-09-17|动态补偿调压装置
CN212366835U|2021-01-15|一种谐波滤波器维护装置
CN209930813U|2020-01-10|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气设备箱
JP2751147B2|1998-05-18|インバータ装置
CN211579886U|2020-09-25|一种级联型光伏逆变器单元模块装置
CN2603571Y|2004-02-11|防爆变频器
CN212785148U|2021-03-23|一种电源适配器散热片结构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75162.3U|CN214337152U|2020-12-02|2020-12-02|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CN202022875162.3U| CN214337152U|2020-12-02|2020-12-02|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模块化结构|
[返回顶部]